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 編輯:佚名
4.22,地球日,一個備受矚目的日子。在蘇州海歸子女學校,有這么一個社團,勤勤懇懇,將高中的青春獻給了環保,那就是環保社。
環保社是蘇州海歸子女學校最早成立的社團之一。從十年級到現在,其實也受到過很多質疑,環保這件事在短期內不會有成效,但我們一直堅持在做。你是否也質疑過我們的所作所為能否為環境做出任何改變?你是否也對環保社產生過疑問?在三分鐘內,你的疑惑能夠得到解答。
Q:環保社除了撿垃圾還能干什么?環保社做了這么多藝術品,不就是家庭主婦都能做的東西嗎?
A:撿垃圾只是環保的一個部分,一個起點,最終目的是引起人的環保意識,在身體力行的同時進行呼吁,才能講環保到實處,而不是虛有其表。很多人認為撿垃圾太微不足道了,沒有做的必要,但正是因為這種觀點的存在,環保才一直無法展開任何進展。
除外,蘇州**呼吁實行回收政策也正給予了我們一定的機會去順應時代,借此呼吁環保。至于通過廢物利用,制作藝術品呼吁回收這一舉動實屬無奈之舉,環保意識只能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并沒有權利去制定甚至是改變法律,只能通過制作工藝品,提供一些講解和基礎信息,在促進環保社社員的環保意識的同時讓看見這些藝術品的人能有一瞬的感觸,讓聽到我們解說的人有些許觸動。我們不否認我們所制作的藝術品的簡易程度,但我們堅持捍衛我們行為的初心,為了環保砥礪前行。
Q:我們現在做的,真的能讓環境做出任何改變嗎?
A:誠實的回答是“不知道”。短期內,沒有人知道環保的結果。很多人認為環境達到臨界點都只是謬論,歷史多次預測世界環境的崩壞,但歷史也多次證明科技的進步能夠一次次地化險為夷。但是,從經濟學的角度入手,環境是一個長期投資的過程,不同的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在在其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很多人認為環保社,乃至于國家,世界的環保機構都只是無用功,因為看不見我們的舉動所激起的水花,環保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讓別人看到我們激起的水花,而是通過一代代的努力,用落下去的一個個石子,將海——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填平。的確,每個人的力量都很微薄,我們也不愿意用“眾人拾柴火焰高”來勸說大家,但唯一一點我可以確定的,就是雖然我們現在做的不一定能為環境做出任何改變,但如果每個人都無動于衷,那我們一定不會為環境做出任何改變。
Q:我以后孤獨終老,幾百年后的環境問題跟我有什么關系?
A:的確沒有關系,但需要記住的是,人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利己是必然的,但是身在社會就需要記住我們有義務為下一代人考慮并盡微薄之力進行改進。我們享受著高科技,享受著富裕的物質生活,卻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忘卻了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前人的拼搏和創新帶來的。
很多人說歷史是一個閉環,但相較于此,歷史更是一個螺旋形上升的階梯,正是一代代人為了社會的進步,為了和自己無關的人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去努力去奮斗。我們現在回收,節約水電這些微小之舉,又何嘗不是給后來者更好的環境去奮斗創造出一個更好的時代呢?
培養環保意識絕非一日之功,保護環境也絕非一時之想。三年前,環保社是一個人領頭開始做著回收的瑣事,三年后,是一群人,嘗試不同方法去呼吁大眾,去實地考察蘇州環保局的展覽和其存在價值。
我們相信,在一次次嘗試又經歷失敗的過程中,那些參與者的環保意識才會更近一步,那些看著我們一步步蹣跚前行的人才會更愿意去相信世界上有人,實打實地在為保護環境出一份力,才會有更多人加入進保護地球的隊伍。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