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 編輯:佚名
袁同學曾任蘇州海歸子女學校首屆高中學生會的副**,他熱衷學校公共事務,有著較為突出的演講與管理能力。他站在舞臺上拿著話筒的樣子,“領導力”十足。
然而當他回顧自己的高中生涯,他覺得幾年來自己**的收獲是“慢慢**了,怎樣去與平凡的自己和解。”
與心理學的“緣分”
袁同學是本屆學生中唯一選擇了心理學專業的學生。這也是他在密歇根州立大學、多倫多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UBC大學、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等多個offer中選擇了明尼蘇達大學的原因。
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居美國國內十所最有實力公立研究型大學之列。自1851年成立至今,已擁有眾多聲名顯赫的校友,*括1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位前美國大法官,2位前美國副總統,以及多位名列美國財富500強的企業巨子。
學校的心理、經濟、數學、化學、化工、藥學等專業位于全美前列、世界知名地位。其中,心理學專業擁有著豐富的資源,眾多研究中心匯集于此,而且在發展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專業排名中位列全美前五名。
高二,袁同學從一所知名的老牌國際學校轉入海歸。在進入海歸前的那個暑假,他已經知道自己將以“心理學”為大學專業。
“在之前的學校,我并不適應周遭的環境,遇到問題時好像也得不到及時的引導。”而兒時伙伴選擇終結生命,也給他帶來意外的打擊。
他開始從心理學的角度,思考解決困境、處理壓力等問題。他結識了一位心理師,對方給了他很多建議和支持,并在交流溝通后,鼓勵他“有學習心理學的天賦”。
接納自己:“我和別人到底有什么不同?”
初來海歸時的袁同學,仍然“動力不足”,作業總是拖拉,像很多學生一樣,用“學習壓力”掩蓋了很多“表面下的問題”。
回頭看那段日子,他非常感謝班主任Ms. Ho和趙老師的接納:“她們總是會跟我說,有問題隨時來找我。她們總是能發現你身上的閃光點。”慢慢的,他打開自己,去主動尋求老師、同學們的幫助,一點一點接納自己。
“很多人可能會說,因為你們衣食無憂,所以才會去思考人生。可我覺得,思考自己是誰、自己跟別人有什么不同,是每個人都逃不開的問題。
尤其是在當下的信息時代,我們不可避免地接收太多訊息……面對同學比你更有計劃,學業更優秀,家境更殷實,我們要如何自處?”
身邊的不少同學都有一個“宏大”的理想,袁同學卻在思考:夢想“小”一點,可不可以?
他回憶起自己一個考上商學院的同學,賣過奶茶,做過二手貨生意,只為賺錢貼補家用,他覺得這也是很了不起的。
“理想不一定需要‘高大上’,只要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能執著于此,付出努力,就很好。”
鼓勵他人:為自己設立“升級打怪”的進度條
袁同學曾在中學的心理社團擔任助教。在那里,他體驗到了運用自己的心理學知識切實幫助到同學們的成就感。
他發現初中生的心理問題無非是3個原因:學習問題、人際交往、家庭溝通。他會給學弟學妹們建議,幫助他們尋找壓力源,理順自己的目標和計劃。
“在電腦游戲里,常常有一個‘進度條’,告訴你再打幾個怪,你就可以升級了。然而在現實中,我們的眼前是沒有這個進度條的,往往容易迷失自己的位置。我會鼓勵大家,從小事開始,一點一點積累,從短期到長期,然后綜觀一段時間,你會看到自己的進展。”
成為富有感染力、同理心的領導者
袁同學常給人“侃侃而談”的印象,但是他說:“其實以前都不怎么喜歡跟人聊天。”現在,他會積極探索與他人相處之道。
“以前我比較喜歡說教,總是‘一本正經’,幽默感不足,現在我會開開玩笑,會**示弱,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別人。”
擔任學生會副**期間,他的主要**就是負責將校方和學生雙方的需求互相傳遞,協調彼此的利益和矛盾點,他組織大家起草宿舍整改方案,“讓學生感到自己的聲音被聽到,感受和心情被照顧到。”
現在,在宿舍的規章制度、食堂的管理措施等方面,首屆學生會的影響力仍留存至今。
在心理社團做助教的時候,他很喜歡問大家一個問題:“今天你過得怎么樣?”
有一次,課程結束時,他突然聽到大家都在互相問這個問題——說到這,他笑得很燦爛。他說,也許我們都應該更多地彼此關注,接納自己及身邊人的情緒。一個小小的舉動,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他很珍惜每次跟父母一起吃飯的機會,飯桌上聊聊大家最近發生的事,他說:“這對我很重要。”
他還喜歡做飯,很多同學都品嘗過他的手藝。閑來無事,他仍然喜歡一個人呆著:彈鋼琴、唱歌、寫隨筆……
“接受自己的普通,并擁有自己的獨立思想與內心所愛。”——做到這一點,其實并不容易。但是對袁子毅來說,海歸幾年,他已然更理智、更冷靜,更能夠悅納自己與關心他人。
也許這些,都能夠幫助他成為一個優秀的心理學者。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