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tǒng)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海歸人才子女學校 編輯:佚名
說到TOK,很多人會說,作為一門探索知識和認識過程的課程,它堪稱IB的“靈魂”,它聯(lián)接了DP所有的學科,強調(diào)了IB課程的精髓……那么,TOK到底是什么?
10月15日,蘇州海歸子女學校高中部舉辦了首屆TOK學習成果展。12年級的學生們用富有創(chuàng)意、發(fā)人深省的方式為大家展示了這門 “靈魂” 課程的意義所在。
TOK: “How do we know?”
TOK,Theory of Knowledge,即認識論課程,是IBDP三大核心課程之一。
這門課程以探索知識問題為中心,讓學生們對知識的本質(zhì)和認識過程進行探索和反思。
它聚焦于關于知識本身的爭議性問題,例如: “某些類型的知識是否比其他類型的知識更有用?” “我們對知識進行組織或分類的方式會對我們獲取知識產(chǎn)生什么影響?” “我們的價值觀以何種方式影響我們獲取知識? ”……
這門課程中,學生需要接受以TOK學習成果展為形式的校內(nèi)評估,以及以論文為形式的外部評估。
TOK學習成果展:認識論在我們周圍的世界中是怎樣體現(xiàn)的?
在TOK成果展中,每個學生都必須以某個認識論主題為基礎開展探索,獨立創(chuàng)作*含三個物件的成果展,附以相關書面評注,展示認識論在我們周圍的世界中得到表現(xiàn)的能力。
十年級、十一年級的學生,以及很多老師們到訪成果展,聆聽學生們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思想觀點。
比如,杜同學選取的認識論主題是“知識與歷史”,校內(nèi)評估提示題為“偏見在知識的生產(chǎn)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嗎?” 她所選取的物品為一張世界地圖、一本歷史書、以及一輛公交車上觀念迥異的標語和涂鴉。她認為:“在歷史學中,也沒有的客觀性。偏見難以消除,但是在某些語境下,如果我們意識到它的局限性,嘗試去改變,并非不能減輕或避免偏見帶來的影響。”
盡管是初次舉辦TOK成果展,學生們表現(xiàn)自信,準備充分,展示了自己對某一知識問題的深入思考,如: “有些事物是不可知的嗎?” “擁有或沒有知識意味著什么? ” “在尋求知識方面有哪些限制?” “傳播/交流知識要面對哪些挑戰(zhàn)?”……
也許這些問題并沒有“正確”答案,但是學生們的探索正體現(xiàn)了TOK的初衷——鼓勵學生對世界持開放態(tài)度,對各種復雜的問題感到好奇,并進行深入和仔細的探索。同時,“考慮不同觀點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避免淺薄和極端化的思考,認識到 ‘相互沖突的觀點之間有時不得不相互共存,雖然可以爭論,但經(jīng)常無法調(diào)解。’”(《認識論指南》)
海歸高中部DP協(xié)調(diào)員、TOK協(xié)調(diào)員Mr. Anthony Bernardo說:
“TOK讓學生們分享關于知識的理解,鼓勵學生們發(fā)展批判性思維,真實世界來論證相關知識。同時,鍛煉他們的溝通和交流技能,讓他們今后在進入大學后、接觸各種文化時,都更具適應能力。
在TOK中,也許沒有正確的答案。但學生們學習從不同視角去思考,在分享觀點的過程中嘗試彼此理解,并**尊重他人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文化。”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海歸人才子女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tài),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