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海歸人才子女學校 編輯:佚名
在蘇州海歸子女學校中學部的CCA課程中,有一類較為特別——“服務類社團”。
學生們是如何看待這些“服務類社團”的呢?有個學生說:“這一次,我不想只專注于個人發(fā)展,而是想用課后的時間,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
還有個學生引用《奇跡男孩》中的一句話:“社會的發(fā)展從來不是靠超級英雄推動的,而是那千千萬萬平凡的普通人。”
身為普通人,承擔著怎樣的社會責任?我們又能如何以一己之力,為社會做出積極的改變?
秋日里的暖心義賣
這天是中學部的三方會談日。暫時得空的學生們在學校大廳支起易拉寶,擺起義賣攤,辦起了“關愛生命義賣會”。
義賣的物品主要來自于特殊教育學校手工社團的孩子們親手制作的各式手工皂、串珠工藝品等,以及一些海歸學生們捐贈的物品。
3個小時后,所有物品出售一空,募集四千余元,這些善款將捐給本地的特殊教育學校和小動物保護協會。
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
海歸的“特殊教育學校公益服務社團”目前由13名中學生組成,學生與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結成一對一伙伴,協助他們完成一些活動。最近大家在幫那里的小伙伴們一起為“豐收節(jié)”準備樹葉貼畫。
對學生們來說,這份經歷是寶貴的體驗。
洪同學對特殊教育學校的**印象是孩子們都很友好而熱情,“走進教室的時候,看著每個人的臉,都掛著歡樂的笑容……”學校里設備齊全,課程多姿多彩,看起來與普通的學校沒什么區(qū)別。
與洪同學相似的是,陸同學也感到一種陌生的親切感,“你會發(fā)現他們無時無刻不是笑著看你的。” 而且,很多孩子渴望與他人交流,“他們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也會表達對你的喜歡和感恩。”
楊同學在特殊教育學校跟小伙伴度過了非常愉快的時光,離開時回頭看見大家臉上的笑容,她突然感覺到了心酸。她想每個人出生時都沒有選擇的權力,這是不公平且無奈的,但與此同時,她又覺得:“他們和我們并沒有什么不同,只不過每個人愛這個世界的方式不同罷了。”
王同學認識了一位叫“靜靜”的女孩,她不說話,帶著口水巾,總是在專心地玩自己的筆記本。還有一個迷戀軍事的男孩,問的問題讓她無法回答。回來后,她查詢了很多資料,了解到語言障礙和興趣狹隘等都屬于自閉癥的一種表現形式。
帶著復雜的感受,大家都在思索,自己能為這些困境中的同齡人及其家庭做些什么?
探訪小動物保護組織
10月下旬,海歸“小動物保護社團”的學生們前往動物救助中心擔任志愿者。
**次面對眾多被遺棄的小動物,同學們深感震撼。大家?guī)兔η逑垂飞帷⒔o狗喂食,屠炳瑄說:“我們憤憤不平,為什么世界上有虐待和遺棄動物的人?”
毛同學也通過一天的**,切身體會到了志愿者們的辛苦,“他們多年如一日地**——為小動物們爭取生存的權益,打掃狗舍、募集資金、購買狗糧、為狗狗們的生老病死耗盡心力,還要面對社會上一些不理解他們的人……”
同學們還采訪了救助中心的**人員,了解救助**中的苦辣酸甜,并開始思考:流浪動物為何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如何改善這類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
除了擔任志愿者,有的同學也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呼吁盡早立法,保障小動物的生存權益。
“很多人去了一次就不去了,讓他們很沒有安全感。”在特殊教育學校公益社團招募時,趙老師說的這句話觸動了不少同學。
偶爾做好事簡單,日行一善卻并不容易。現在,大家正在用行動踐行自己當初的諾言。
小動物保護社團的同學們也用自己的善良感動了指導老師朱銀銀,這更加堅定了她作為教育者的初心,“to inspire and be inspired”。她說,這類活動也反映了同學們對全球“公平與發(fā)展”的探索和實踐。
這也是服務類社團成立的初衷之一,正是在服務社區(qū)的行動當中,學生們積極探索自己的權利和責任,漸漸成長為負責任的世界公民。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海歸人才子女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tài),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