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 編輯:佚名
油墨重彩,陰郁的色調傳遞生命奧義;以點概面,寫意的理念紀錄分秒瞬間。他用獨特的作品表達情感、輸出觀點、闡釋理念、觸動靈魂。于自身而言,他的人生也似畫卷,待在不同維度落筆,點墨自己,繪寫一生。他就是來自蘇州海歸子女學校的羌同學,本期我們就帶你走進這位藝術家的故事~
我是一把橫亙的尺,把握自己的平衡
談話中,羌同學多次提到“矛盾”這個詞。或許,藝術總是需要碰撞與摩擦的,于他而言,經常性的思考與審視方是平衡自己的方式。
矛盾體患者的自我解救
羌同學,一名即將畢業的高中生,但他卻擁有著超越年齡的成熟和異于常人的通透。
“人一出生就是邁向墳墓的過程”——這是羌同學對于世俗生活的理解。轉世輪回、超脫救贖……不忌諱談論生與死,他的作品也幾近根植于生與死的表達。
在海歸首屆DP視覺藝術展上,羌同學就以宗教與死亡為主題,進行作品的創作。在這個年紀,就接觸宗教、死亡、戰爭等殘酷且神秘的話題并且為此創作作品,實屬難得。而談及對于宗教主題的關注,羌同學告訴我們這源于他的西班牙留學經歷。
初一,羌同學在家人的決定下被安排到西班牙念書。
西班牙是一個藝術大國,街上的涂鴉、藝術大家的作品深深地觸動著小羌,生活處處被藝術*圍、占據,在濃厚的氛圍下他被藝術俘獲,藝術開始走進他的世界。在教授藝術史的老師引導下,羌同學打破了對藝術的刻板印象,漸漸愛上了藝術,并決定以此為自己的人生夢想。
在西班牙待的時間越長,越深入欣賞西班牙藝術的過程中,羌同學的心境卻發生了360度大反轉。身在中國時,羌同學對本國文化并不感冒;而到了西班牙,體內深埋的“中國口味”開始作祟,他發現自己特別喜歡中國文化,尤其是廟文化。
談到對廟文化的鐘愛,羌同學告訴我們這源于他的家庭。他的父親很傳統,是佛教信仰者,逢年過節,都會進行儀式感的禮拜。而羌同學自己本身是一名無信仰者,在西班牙大多信奉天主教的背景下,他以一名觀察者的角色去感受不同的宗教文化,在多種文化的碰撞下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對宗教有了新的理解——宗教能夠撫慰心靈,釋然心性。
羌同學告訴我們,他本人是個矛盾綜合體。但是能夠通過作品表達自己的情緒,通過作品傳達對生存的看法,羌同學有了專屬于自己的訴說樹洞。
藝術要敢于獨舞
談到藝術,羌同學眼中透著熱情的光亮。
在羌同學的刻板印象中,做藝術是一件很唯美的事。在一個漂亮的風景前,支起一塊畫板,拿起畫筆,隨著景色的變幻,進行勾勒、描繪……在羌同學自己親身踏入藝術行業后,他才發現做藝術不是天馬行空,而是要落到現實中的塵埃。
怎樣權衡想法與現實的平衡,這是羌同學時常思考的事情。現在的他很享受當下的狀態,沒有受到任何壓力,也不需要面對任何問題,他很珍惜目前自由的創作空間。
除了享受當下的狀態外,羌同學對藝術也有著獨到的見解。在前段時間舉辦的海歸首屆DP視覺藝術展上,羌同學的一幅畫被學校的外教老師所欣賞,外教老師花了2400元買下這幅畫,這是羌同學賺的**桶金。然而,經過這次事情后,羌同學卻不愿再賣畫了。
因為在羌同學看來,賣畫所賺得的盈利會局限住他自己的創作。秉持的藝術初心會變味,堅持的藝術理念會狹隘,他的認知會因為受眾的口味而傾斜。被逼迫式的、只為討好觀眾的創作方式會使一件作品失去價值。這不是清高,也無關氣節,忠于自我是一個藝術家最基本的品質,也是一個創作者尊敬自己**的體現。
藝術要敢于獨舞,即便沒有任何觀眾,但這也是人文者的呼號,思考者的鳴笛。
我是一塊矗立的橡皮,擲出人生的點數
在與羌同學的交談中,我們愈發覺得眼前的這個男孩在人生這條軌道上穩步前行,很是佛系。
從初一開始的西班牙留學史因為疫情而告終,他在西班牙封國前一天搶到了張機票,回國了。談起在疫情下的生活,羌同學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宅在家里很安全,沒有那么恐慌”。
來到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后,作為海歸的他,收斂起了自己的性子,變得成熟與穩重,也在IB課程體系下得到了浸潤與升華。
羌同學告訴我們,他本身是個比較懶散的人,不愿也不想去探索新領域。但在IB課程的推動與促進下,他不得不去向大眾闡述作品的構造與理念,讓他在中國的語境下做出對社會的思考,這讓他感悟到了學習的重要性。
升學指導老師Tina告訴我們,在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IB藝術分為三大塊:一是技法的學習;二是藝術欣賞;三是進行展覽。
對于藝術方向的同學而言,不僅要輸入,更要進行輸出。因此,海歸尤其注重孩子的實踐展示。在前段時間就為學生舉辦了大型的DP視覺藝術展,邀請家長、媒體來到現場,旨在把孩子推到大眾面前,進行作品的“雙語答辯”。
在海歸的培養下,羌同學漸漸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學著接受,也**在多領域進行主題的探索,在藝術的世界中綻放。
小羌同學有一個特別的興趣愛好,就是散步。散步對他而言就像是呼吸,每一天都不能停下。這是他在西班牙留學時就養成的習慣。羌同學告訴我們,他習慣一個人晚上散步,在散步的過程中,他的思緒能夠放空,并且能夠集中專注的進行思考,這個習慣讓他善于思考并且喜歡思考。
自由愛思考,獨立不附庸,羌同學從不禁錮自己,他有自己的人生態度。
我是一只無形的鉛筆,描繪噴涌的山河
羌同學的作品很有視覺沖擊性,他習慣將故事融入作品的表達。目前,他已創作了40多件作品,并且憑豐厚的作品集和優異的標化成績拿到金斯頓大學、倫敦大學金匠學院、伯恩茅斯藝術大學、伯明翰城市大學、布萊頓大學的offer。
習慣思考的他非常喜歡哲學,對于虛無主義,他有自己的一套見解。在他的言語中,他從不畏懼談論死亡話題,相反,他喜歡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構建人逝世后的世界,并且想象靈魂飛升后的故事。
他就像是一只無形的鉛筆,描繪著噴涌的山河。然而這個山河并不僅僅局限于現實中的風景,更是人生路上的山河。閑下來,他便會跑到鄉下去進行創作,他喜歡大片的空地,喜歡安靜,喜歡用細膩的筆觸記錄鄉下的習俗。他的視角總是很特別,上墳、殺豬……偏愛記錄人文的他就像是一臺照相機,繪寫著人世間的質樸。
羌同學,愿你如愿完成人生畫卷,山窮水盡但一路凱歌~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