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北京市朝陽區凱文學校 編輯:佚名
北京市朝陽區凱文學校藝術班在國內的知名度非常高,歷年來學生的畢業***都十分亮眼。這也讓很多家庭考慮讓孩子就讀凱文藝術班。想要了解真正的學生生活,就要深入了解學生內心世界,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了解藝術,走進藝術。藝術到底是什么?學習藝術的道路上,又能發現些什么呢?今天就通過幾名藝術班的在讀生帶大家看看凱文藝術班的高中學習生活。
學生 “ 楊子夏 Anna ”
Q:分享一下你最近正在上的專業課程吧!
子夏:我最近上的專業課是珠寶&配飾設計。在課上我們從最開始的靈感收集和圖片調研,到中期的元素提取和設計,再到親手制作成品,整個過程都讓我受益匪淺,并又一次認識到了前期“brainstorming”的重要性。找到好主題好點子真的會少走很多彎路,直接影響到整個設計的過程。這次project的命題是共生,我在思維導圖里寫下了滿滿一整頁的點子,最終敲定了“縮頭魚虱”這個由寄生轉為共生的奇妙個體,目前進展到元素提取和最終版的設計圖,并且我很期待下周制作成品!
圖1
學生 “ 周芯竹 Amy ”
Q:你來到凱文藝術班之后,你對藝術的理解發生了什么轉變?
芯竹:其實我在來凱文藝術班之前一直對藝術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只是單純的喜歡畫畫,后來在做了幾個作品后,逐漸有了初步的定義,首先我覺得藝術是一個表達方式,我們將想法放到作品當中,有的時候說不出的言語也可以轉化成藝術的形式來幫助表達。
另一方面,對于很喜歡的藝術的人來說,做作品也可以是對自己的沉淀和療愈,是陶冶情操的好方法,在繪畫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真正做到對自己的一種重塑,傷心的時候在畫面上肆意宣泄,快樂的時候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美好的瞬間。對我而言,藝術本身就是純粹而不帶功利性的。
高一的那段時間里我完成了一項IGCSE的命題作品,主題名叫fracture 斷裂,就此題目我以我自身為出發點,找到了一個小的發展方向,有關人身體上一些物理的斷裂—脊柱側彎,我想通過我的成品來細致的描繪出脊柱疾病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其中*括手術的不確定性,以及患者最脆弱、不穩定的的一面,我認為這些都是多方面意義上的斷裂。
在探究的過程中,我做了很多圖片的調研,在網絡上一一瀏覽患者們的分享,甚至拍攝了自己的照片來尋找靈感。一個旅行家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她記錄下來了自己在山水間疊放石頭塔的過程,大小各異的石塊一個墊著一個,支點小的不可思議,卻還是沒有塌下來。由此我聯想到了脊柱側彎,它們都有著扭曲、搖搖欲墜的共性,但同時又有種無形的力量貫穿其中,使它保持平衡。在畫了多幅草圖并嘗試了不同介質后,我最終選擇了以雕塑的形式進行呈現。
學生 “賈繹霏 Linda”
Q:在課余時間的藝術學習之中,你都做過哪些藝術家調研呢?
繹霏:我自初中起就對插畫師這一職業非常感興趣,所以已經會習慣性的在網上瀏覽很多不同畫師以及藝術家的作品,也喜歡參觀世界各地的藝術館,近距離感受畫面的沖擊力。現階段我有好多好多偶像,例如白川老師,她的畫面平衡力和色彩運用;橘子貓老師以及她的故事表達力和高強度透視的視覺沖擊等等。
天野喜孝老師更是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不僅是在畫面表達上,還有他廣泛的職業領域。他是日本的插畫師、動畫師、藝術家、幻想家,他不被局于商業性,而以他獨樹一幟的畫風展現著一張張夢境版的飄渺畫面。
圖2
我從這些琳瑯滿目的作品中學習、摸索,逐漸熟知并明確了自己的喜愛以及自己的專業選擇,插畫和動畫中的新分支,更偏向也更專項的游戲美術。
北京市凱文藝術班,擁有四大**室,足夠支撐學生了解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從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升學路徑,所以在凱文藝術班,每一位學生都能擁有獨立思考和創作的能力,用獨立思維解決藝術學習上所遇到的問題,最后成為成熟的設計師或藝術家。
推薦閱讀:北京市朝陽區凱文學校招生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