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 編輯:佚名
談到蘇州海歸學校的2023屆畢業生,升學老師顧媛不無感慨地說,這屆學生其實挺不容易的。
他/她們求學之路的兩個重要節點(升高中、申大學)都發生在疫情之中;高中階段的大部分時間都需要努力適應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還需要在前兩屆學長的光環之下,頂住壓力,證明自己。
但學生們卻不斷地創造新高,帶來驚喜。
在上周討論了香港錄取之后,本周海歸又新添一枚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專業的offer。
今天我們來說說英國方向。
今年海歸23名準畢業生中,有19位申請了英國方向,延續亮眼的升學成果,從 G5 到“王曼愛華”(指倫敦國王學院、曼徹斯特大學、愛丁堡大學和華威大學等四所著名大學),批量收入囊中。
難能可貴的是,這其中,就有6封UCL錄取。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簡稱:UCL )1826年創立于英國倫敦,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為倫敦大學聯盟的創校學院、羅素大學集團和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創始成員,被譽為金三角名校和“G5超級精英大學”之一。在2023QS世界大學排名中,UCL位列第8名。
01他/她們如何打動UCL?
作為G5名校,UCL的申請難度自然不低。一些熱門專業的申請更是越來越“卷”,不乏一些成績非常優異卻仍然被拒的案例。
6封UCL錄取,海歸的學生們是怎么做到的?
可以肯定的是,學生們全都擁有非常過硬的學業成績。IB預估分普遍都在40以上。比如這次獲得UCL“社會學”、“藝術與科學”專業錄取的黎芯茹,就獲得了高達44的預估分。
其次,每個學生都擁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并在文書中全面體現了自己的專業興趣與優勢特長。被UCL“政治與國際關系”專業錄取的徐穎,高中階段就在國際關系、女性主義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02大家的專業選擇也是可圈可點。
海歸學生多以興趣為導向,對專業的考慮甚至常常壓倒對學校排名等因素的重視。
在老師的眼里,被UCL“理論物理”專業錄取的呂睿龍就是一名純粹的物理學愛好者:“他很早就明確了自己的學科興趣,自發閱讀了許多專業書籍,同時還參與大學的科研項目……他的探索已經很深入,而非停留在淺表層次。對學術的追求也毫無功利考慮。”
同時,IB學生的優勢還淋漓盡致地體現在文科及“融合類”專業上。
此外,海歸的多元化課程體系讓學生普遍擁有較為寬廣的學科視角。在專業選擇上,有時會表現在:學生同時對多學科感興趣,難以取舍(比如對經濟和地理都很感興趣的孫菲璐)。
同時,升學老師了解到,學生們基本都有讀研打算,因此在專業選擇階段,會為推薦大家一些“融合類”專業(比如:鐘靈所選擇的“人類科學”專業,就融合了他所鐘愛的地理與生物,而他高中時期的相關活動經歷也為他加分不少)。
大學錄取還在繼續。但我們已經看到,無論是熱愛科學,還是喜歡人文;無論是鐘愛音樂,還是沉迷于視覺藝術……海歸的畢業生們都能通過拿到滿意的大學offer,靠近自己心中的殿堂。
我們有理由期待,未來學生們還會帶來更多驚喜。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