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 編輯:佚名
楊同學非常喜歡鳥。她DP畢業展上的作品多以“鳥”為意象。在那些作品中,鳥兒們或迷失于鋼鐵叢林,或受困于金屬籠中……她以這些鳥類的經歷來反思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她家里也養著一只鸚鵡,名叫“綠豆”。綠豆會說一些簡單的問候語,但它“很有自己的想法”。它不怎么愛搭理人類,更喜歡自娛自樂,四下無人的時候自己說個沒完——楊同學說:“有點像我。”
幾個月后,愛鳥的楊同學即將飛往她的帕森斯。
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成立于1896年,隸屬于新學院(The New School),是一所位于紐約市的私立藝術設計學院,也是全美國**所設有服裝設計、室內設計、平面設計課程的藝術設計學院。
作為全美知名的藝術與設計學院,帕森斯設計學院培養了大量優秀的藝術人才,在學術界及業界均享有盛名。在2023QS世界藝術和設計學校排名中,帕森斯設計學院位列全球第四、全美**。
01傳說中“學習非常好”的藝術生
不但被這所全美**的設計學院錄取,楊同學還獲得了帕森斯6.4萬美金的獎學金。加上加州藝術學院的10萬美金和普瑞特藝術學院的6萬美金,她所獲得的獎學金已超過了人民幣150萬元。
獎學金大概是對學生比較好的認可和激勵。高一時,楊同學以三等獎學金進入蘇州海歸學校;一年后,因為成績優異,升為二等獎學金——她就是傳說中,成績很好的那種藝術生。
以當時名列前茅的成績去選擇大學專業,她其實有很多選擇。更何況,“一開始父母也沒有很支持我學藝術。”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糾結和迷茫,她發現自己最愛的,還是藝術:“我沒辦法想象自己去做其他的事情……我是那種如果不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會特別沒動力的人。”
從小她最喜歡的,就是畫畫、做手工。對她來說,繪畫是自我表達的比較不錯方式。跟很多孩子不同,初中以前,她沒上過培訓班,一直都是自由涂鴉,隨意創作。
高一進入海歸之后,她的藝術才華開始得到老師的注意。在視覺藝術課上,她的紙板自畫像是老師眼中最為成功的作品。
設計課上,老師讓大家以中國文化元素為主題設計一個建筑模型。她的作品得到了老師的激賞,在這門很難拿高分的課上,獲得了最高分。
至于靈感來源,她笑著說:“其實理念有點‘草率’,就是火鍋,我覺得火鍋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可以代表團圓和*容。”
這個“火鍋”建筑最后被她放在了大學申請作品集里。更為重要的是,老師的贊賞也讓家人開始慢慢改變態度——“我媽媽會說,老師給你那么高的分,那說明你應該還是有一點天賦的。”
02她創作了各種身處困境的鳥兒……
楊雨軒記得,爸爸曾經在路上遇見一只受傷的信鴿。他把它帶回家,養了一段時間,等它痊愈,就將它放飛,“去找它的主人了”。
家里養過不少寵物,魚、兔子、倉鼠……她喜歡所有的動物,“尤其是鳥”。閑暇時她喜歡去公園里閑逛,感受大自然平靜的力量,她覺得“自然環境是最解壓的”。
也許正是因為對動物與自然的愛,讓她成為一個環保主義者。她的DP畢業展以“人與自然”為主題,聚焦于鳥類的生存困境。
在一副作品中,她將鳥兒置身于破碎的鏡面,以此表現城市玻璃造成的光污染給這些生物帶來的災難。
另一幅作品中,色彩斑斕的鳥兒置身于狹小的籠中。
這不禁讓我們聯想到她11年級時的裝置藝術作品Feathered Captives,這個作品中,70只石膏制成的虎皮鸚鵡,被密密麻麻地塞在黑色的金屬籠子里。
在畢業展的創作理念中,楊同學說:
“我希望通過作品來向大家傳達那些經常被忽視,卻又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除了讓人們了解到這些問題的存在并鼓勵他們采取行動外,也是一種自我表達。那些被困在籠中的,雙翼受縛的鳥兒何嘗不是同樣向往自由的我們呢?”
03在海歸,慢慢生長“羽翼”
對楊同學來說,選擇學藝術大概是她為自己的人生所做過的**個重要選擇。也因此,“即使再難也會堅持下去” 。
而海歸則見證了她的成長。三年來,她更堅定,更豐富了。楊同學是個“不怎么喜歡競爭”的人,來海歸之前從沒想過自己會擔當領導職責。但是做下來以后,“好像做得也還可以”。
大概也是因為和“環保”的淵源,她擔任過環保社的社長,組織過SDG“春雨項目”,也發揮自己的設計專長,帶著大家用舊衣服改制萬圣節糖果袋。
她還擔任過house captain,并為自己的學院設計了徽章。這個紅院的“老鷹”徽章,將成為楊同學送給紅院與海歸的禮物,一直保留下來。
回看海歸三年,楊同學覺得自己經歷了很多“特別的事”。交到的一些朋友,嘗試的一些活動,在“無圍墻周”5天騎行中所經歷的種種“冒險”……都是說起就會開心大笑的事。
更重要的,在海歸長大、變強的她,將由此起飛。我們祝福她,如鳥兒自由飛翔,去下一座山,經歷一些更特別的事。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