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 編輯:佚名
疫情的時候,正在考慮專業方向的Cecilia在家中刷到一個國外科研博主的視頻。他說,如果你想確認自己是否喜歡科研或實驗室**,不妨試試烘焙。
Cecilia試了試,她發現自己從此愛上了各種烘焙。當然也順便,堅定了她對生化方向的興趣。
目前,她已經拿到了帝國理工、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香港大學等校“生物科學”專業,以及諾丁漢大學“藥劑學”專業的錄取。
雖然錄取還未結束,但是已入手的offer個個都含金量十足:比如2023QS“生物科學”排名全球第11位的帝國理工學院、“藥劑學”全球排名第8的諾丁漢大學,以及僅錄取38位學生的港大“生物醫藥”專業。

Part01.務實又自信的申請者
對于一個被帝國理工錄取的學生來說,聲稱自己的申請季其實是“很輕松”的,可能顯得有一些“凡爾賽”。
不過Cecilia確實覺得,“好像并沒有那么難”。
她一共只申請了6所學校,集中于英國和香港。她說自己比較“務實”,因為目標精確,申請時的**量不如多國聯申的同學那么大。
不過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優秀學生的自信。
用升學老師的話來說,“她的優秀是自己一步步踏出來的”:
“她是受到很多老師夸獎的孩子,不管是任課老師,還是不教她課的老師……她思維敏捷,有能力并且非常獨立,對自己的專業方向非常明確。她對生化感興趣,因此在課堂以及實驗室的活動總是積極參與,這又很好地激發了她對知識的深入探索,她自主閱讀相關書籍、進行課后研究、提高實驗能力……強大的獨立學習能力確實令人驚訝?!?/p>
Part02.越難,越想嘗試
為了拓展自己的專業知識,Cecilia利用假期參加科研項目,“真的很難,但是真的很有意思”。難度越高,她越想去挑戰。她曾自主報名了英國化學奧賽(因為很多考試內容還沒學到,老師并不推薦大家去考),抱著“我偏不信”的決心,她自學了有機化學、熱力學的相關知識,最后離金獎只差了1、2分。
對這個銀獎,Cecilia是不滿意的。如果不是被問起,她也不打算提起。
同樣她覺得“沒什么好提”的,還有在學校獲得的“最高學術獎”。Cecilia曾多次獲得過生物、化學、經濟SL的該獎項。

我們問:“這個獎項是不是代表在這個學科中表現優秀?”
Cecilia糾正道:“不是‘優秀’,是‘考得比較好’。我的同學真的都很厲害,很多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薄翱赡芪冶容^適合考試?!彼a充道。
Part03.她說海歸“挺好玩的”
Cecilia喜歡唱歌和跳舞,她的街舞“舞如其人”,熱情大方又不失個性。她還喜歡烘焙、徒步,逛動物園……
Cecilia是一個愛玩的人,她對海歸的評價是“還挺好玩的”——我們覺得這是個很高的評價,這大概意味著,學生留下了愉快難忘的青春記憶。
她說:“除了寫TOK的時候不快樂,其他時候都很快樂”。她的快樂也許很大程度來源于積極的人際關系。在海歸,她收獲了很多“同一維度”的好友,大家互相關心鼓勵,也分享生活趣事。
海歸的學習模式也讓Cecilia對大學生活更有信心。她說:“以后寫論文、寫實驗報告什么肯定不會怕了。而且,海歸有很多小組合作、個人展示的機會……比如大學面試的時候,就有東西可講,也不會太緊張。”
Part04.“對學科的愛來自于老師”
跟很多孩子一樣,Cecilia常常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愛上一門學科。幸運的是,“6門課的老師我都很喜歡”。在老師的身上,她得到了一個學生所需要的榜樣力量,也收獲了很多寶貴的成長建議。這也是Cecilia給學弟學妹們的一個重要建議:多跟老師溝通。與老師的良好互動,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促進你的學業發展。
什么樣的老師會被學生喜歡呢?從Cecilia的描述中,我們得到海歸老師們的畫像: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善于鼓勵、疏導學生情緒;誨人不倦,不吝分享……以及,擁有獨特的個人魅力。
在高一化學課上,Cecilia接觸到藥物濫用的問題,后來她的興趣延展到藥品的“耐藥性”等領域,還撰寫了有關“抗癌藥物耐藥性”方面的論文。她覺得成為一名藥劑師是充滿挑戰,而且非常具有社會價值的事情。
但是,做科研也很有意義;如果以后**能與小動物相關也很棒……關于未來,18歲的Cecilia有很多想法。
好在,不論怎么選,都將圍繞著她喜愛的專業方向去發展。我們衷心地希望,每個學生都能這樣:在找到自己熱愛方向的同時,也擁有無限的發展可能。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